词条 | 温庭筠 |
释义 | 温庭筠812—870? 唐代文学家。本名温岐,字飞卿。并州祁(山西祁县)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的裔孙。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和大中九年,曾3次应进士举不第。温庭筠生性傲岸,不自检束,好讥讽权贵,由此得罪了宰相令狐绹,屡遭排挤打击,终生不得志。曾任隋县尉、方城尉。又曾入襄阳刺史徐商幕府为巡官。唐懿宗咸通年间,任国子助教。咸通七年(866),因榜示邵谒“声词激切”的文章,触怒宰相杨收,被废官。约于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去世。 温庭筠生性颖悟,文思敏捷。《唐摭言》卷13载,他立试押韵作诗赋,一韵只吟一次,手八叉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吟”、“温八叉”。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为文又与李商隐、段成式并称“三才子”;3人均排行16,故所作文赋有“三十六体”之称。温庭筠的诗辞藻华丽,擅长律、绝,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以“香而软”为特征,对晚唐五代以至宋初词风有重大影响。其[菩萨蛮]20首(今存14首)当时传唱颇广。现存词70余首,为唐代词人之最,俱收入《花间集》中,被称为“花间鼻祖”。温庭筠著述丰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乾𦠆子》3卷,《采茶录》1卷,《学海》30卷,《握兰集》3卷,《金筌集》10卷,《诗集》5卷,《汉南真稿》10卷,与段成式、余知古合作《汉上题襟集》10卷。《全唐诗》卷575至583存诗9卷;卷891存词59首。《全唐文》卷786存文1卷。明末曾益有《温飞卿诗集笺注》,先后经顾予咸、顾嗣立补订,又经今人校改,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排印本,是温庭筠诗集较好的版本。 薛天纬,朱玉麒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3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