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隔膜 |
释义 | 隔膜 现代短篇小说集。叶圣陶著。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收作者1919至1921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一生》、《伊和他》、《阿凤》、《两封回信》、《苦菜》、《一个朋友》、《隔膜》等共18篇。这些作品表现出两种思想倾向。一类属于“问题小说”,现实主义倾向较强,在本集中居多。如《一生》提出了妇女问题。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15岁嫁人,很快生了孩子,但不久孩子死了。她不堪婆母和丈夫虐待,跑到城里做了女工,被夫家发现后,又强迫回家。丈夫猝死后,她又被卖掉以充“殓费”。小说概括了广大劳动妇女的悲苦命运,控诉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另一篇《苦菜》,在这类作品中也具有很大代表性。作者在小说里,着重表现了劳动者的苦乐问题。熟练掌握劳动本领的福堂因为种田是为了还租,因而失去了劳动乐趣。作品从土地关系的角度反映了农民命运的不幸。这部小说集中的另一类作品是歌颂“爱”和“美”,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理想的追求与向往。《阿凤》描写了一个贫苦的备受虐待的佣妇同“面庞白皙而丰腴的猫”之间真诚、和谐的感情,这使她由衷的喜悦,深深领略到:“世界的精魂若是‘爱’、‘生趣’、‘愉快’,伊就是全世界”。《两封回信》在批评不真正懂得爱情的涵青和“他”的同时,肯定了“伊”想做“和一切人类平等的一个‘人’”的美好愿望。《伊和她》表现了年轻母亲与幼儿“爱”的交流,“伊抱他在怀里,伊就抱住了全世界,认识了全生命了”。这类作品,带有鲜明的理想色彩,表现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从特定角度对人生社会的探索。 宋益乔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01-590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