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僧传 |
释义 | 高僧传 东汉至梁朝间著名僧人传记。梁代僧人慧皎作。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67),终于梁天监十八年(519),凡453载,包举南北257人。又旁出附见者239人。是书古本14卷,近刊有15卷本。是书僧人分为10类:前3卷为“译经”,卷4至卷9为“义解”,卷10至卷11为“神异”,卷12为“习禅”,卷13为“明律”、“忘身”,卷14为“诵经”、“兴福”,卷15为“经师”、“唱导”。《高僧传》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文学史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如《经师论》探讨了梵音汉译问题,是了解汉语声律的重要史料。又如《僧辨传》、《慧忍传》等记载南齐永明七年(489)竟陵王萧子良大集善声沙门及文士云集鸡笼山坻,造经呗新声,这是中国声律学发展史上“考文审音的一件大事”。陈寅恪据《高僧传》及其他史书的记载推论说,我国四声的发现实始于永明年间。本书还详细记载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著名文人及僧侣的文学生活,如书中多次提及谢灵运、颜延之、周顒、刘勰等人的生平事迹,足以补充正史的不足。《高僧传》通行的版本有《海山仙馆丛书》本等多种。 跃进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9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