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费密 |
释义 | 费密1625—1701 明末清初诗人。字此度,号燕峰。新繁(四川新都)人。清兵入蜀,为避乱,他一度弃家为道士,流离江苏泰州,以教授为生。曾为人荐修《明史》,他力辞不赴。费密精通兵、农、礼、乐,常与钱谦益等名流论学谈诗文。费密的诗在题材、风格上,皆有意摹拟杜甫,《北征》即仿照杜甫同名诗的笔法,真实地表现清兵入蜀,百姓逃难的社会现实,寄慨遥深,苍劲悲凉,沉郁顿挫,具有史诗特色。费密最擅长五律,笔力苍劲,格调沉郁,文辞洗炼,如《朝天峡》:“一过朝天峡,巴山断入秦。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暮色偏悲客,风光易感人。明年在何处?妻子共沾巾。”写战乱逃难时的沿途所见,悲凉沉痛。其中“大江流汉水”两句,一时广为传诵。陈田《明诗纪事》称其诗“格律老苍,才笔雄骏”。 费密也工文,文章好持异论,如《春秋论》等篇都能摒弃旧说,有意标新立异。一些纪实文如《荒书》,记述清兵在川北杀人如麻的情景,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战乱现实。费密一生著述宏富,据载共有32种,122卷,但大都佚失。现仅传有《弘道书》3卷、《荒书》1卷、《燕峰诗钞》1卷。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0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