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曹丕
释义
曹丕187—226

三国魏诗文作家,文论家。即魏文帝。字子桓。沛国谯(安徽亳县)人。曹操妻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6岁知射,8岁能属文。少诵诗论,博通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又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217),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220)嗣曹操位为丞相、魏王,接着取汉自立,改元黄初,国号魏,都洛阳。他效法汉文帝施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立“九品中正法”,并两次亲征孙吴,不果而还。黄初七年(226)病卒。

曹丕青年时代在邺下文人集团中度过,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刘勰说他“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文心雕龙·时序》),道出了他的重要地位。“建安七子”都是他的文学好友,同他一起“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文心雕龙·明诗》),甚相契合。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都对建安文学有较大影响。

曹丕的文学观念集中体现在《典论·论文》当中。他针对视文学创作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传统观念,光扬“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强调文学创作要体现作者的个性、抒发作者的感情,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建安文学干预现实、突出抒情的主导倾向和基本特征。他还批评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陋习,逐个品评“建安七子”的得失,首开文学批评的风气。对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观念和批评,都有较大影响。

曹丕诗歌今存约40首,其创作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多以下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尤其擅长描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思妇的情愫。如《清河作》写对深挚爱情的向往,《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写新婚离别的痛苦,《杂诗》写游子思乡,《燕歌行》写思妇怀人,率皆细腻委婉,凄婉动人。而那些描写优游宴乐、诗酒流连的作品,如《芙蓉池作》、《夏日诗》等,倒显得极为一般。二是形式多样化,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诗,无所不有。尤以五言和七言成就较高,《燕歌行》是中国诗史上最早出现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历来受到重视。曹丕诗歌受汉乐府民歌影响较深,语言朴素,风格清绮,颇具民歌风味。

曹丕的散文创作成就很可观。两篇《与吴质书》都是很杰出的抒情散文。书中叙说情谊,悼念亡友,文笔清新流畅,语言朴素感人。这些信札对魏晋六朝一些作家的尺牍有不小影响。另外,学术论著《典论》也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今存《自叙》、《论文》2篇,叙事生动,析理简要,颇为后世所称道。比较而言,建安时期极为兴盛的抒情辞赋创作,在曹丕反倒显得逊色。

曹丕曾下令编纂过《皇览》。该书总览先代典籍,以类相从,规模甚大,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类书。惜已佚。他的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文集23卷,《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魏文帝集》,收在《汉魏六朝百名三家集》中。近人黄节有《魏武帝魏文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是迄今为止曹丕诗歌的最完整的注本。余冠英《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选曹丕诗21首,注释简明扼要,最易诵读。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97-52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