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拾遗体 |
释义 | 陈拾遗体 指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歌风格特点。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标举唐代诗人诗歌的不同风格,“以人而论”,分为24体,此是其中之一。陈子昂曾任右拾遗,人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初唐的重要诗人,初唐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是反对“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他的诗作正是其理论主张的体现。《新唐书·陈子昂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元人陈绎曾《吟谱》也谈到陈子昂诗的风格:“陈子昂初变齐梁之弊,一返雅正。其诗以理胜情,以气胜辞。”“以理胜情”,指的是兴寄义理悠长,但情趣不广;“以气胜辞”,指的是气骨劲健深稳,但辞采不华美。总而言之,“陈拾遗体”就是陈子昂《感遇》诗38首所代表的风格,它上承阮籍《咏怀》诗,下开李白《古风》,一题数十首,是唐代古体组诗的先导。其艺术特点,是兴寄遥深,质木无华。 韩小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3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