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陈恭尹
释义
陈恭尹1631—1700

清初诗人。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顺德(今属广东)人。其父陈邦彦仕南明,顺治三年(1646)举兵抗清,兵败后全家被害,仅陈恭尹只身逃脱。后以父荫授南明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南明亡国前后,他与抗清志士多有交往,曾东入闽浙,北上中原,以后归居广州。曾因“三藩之乱”牵连下狱百余日。得释后寄情诗画,晚年以诗文自娱。

陈恭尹与屈大均、梁佩兰合称清初“岭南三大家”。明清易代,他有国破家亡之痛,入清后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目睹战乱凋零景象,其诗以描写亡国悲痛、抒发故国情思为主要内容。他的诗悲愤凄凉,感慨深沉,如“神州萧条环宇黑,英雄失路归何门?”(《送屈翁山之金陵》),“半生事业看流水,百战山河见落晖”(《秋日西郊宴集》),“两地丹青留碧血,百年憔悴赋怀沙”(《答郭君章》),表现了清初遗民诗人特有的悲痛刻骨铭心而又无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情怀。其诗中还刻划了清初战乱民不聊生的情状,如:“空房呼狐兔,荒沼游蛇虺。居人去何之?散作他乡鬼。新鬼无人葬,旧鬼无人祀。万事今如此,相逢尽一哭!”(《感怀》)清人说他的诗“时或吚嘤若伸所痛”(王瑛《岭南三大家诗钞序》),道出其中的抒情特色。他晚年曾与官府贵人交往,诗歌赠答,时人对此不无讥讽,但其诗中仍怀故国之思。故人称其“降志辱身,终当进之逸民之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他的诗包括古诗律诗各体,以七律艺术成就最高。其七律或悲壮苍凉,或绵丽流美,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寄托遥深富有情韵,代表作有《崖门谒三忠祠》、《九日登镇海楼》、《虎丘题壁》、《隋宫》、《邺中》等篇。

著有《独漉堂全集》,其中诗、文各15卷,词1卷。今人黄海章《明末广东抗清诗人评传》一书中有专章介绍他的生平创作。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45-344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