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琏
释义
刘琏

明初诗人。字孟藻。青田(今属浙江)人。刘基之子。洪武十年(1377)拜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后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所胁,堕井死,年仅32岁。著作多散佚,仅存《自怡集》1卷,有诗94首。其诗多抒发情怀之作。如《遣兴》诗:“绿凫水中游,白鹤云间飞。霄汉有修程,焉能顾卑微。浩荡展羽翰,昆丘以为期。雕鹗趋下风,蔚罗绝张施。倏忽万里余,摧颓不知归。空林有故巢,繁霜日霏霏。雄雌哺黄口,啁哳将畴依。岂如戏苹藻,双栖在涟漪。”似是借动物的不同情况来表现自己较为复杂的心态。其诗作,五古较优。他能将情怀、思绪比较生动地表达出来,从《秋日旅怀》诗亦可看出这个特点:“秋气生日虹,秋声入高树。离离星汉明,杳杳孤鸟度。夜坐不觉久,逍遥散余步。鬓毛动凄风,罗裳怯零露。寒阴日已侵,芳华聿云暮。眷言思我乡,谁与将尺素。”《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说:“刘琏《自怡集》,五言古体,词旨高雅,运思深挚,殆于驾两宋而上之,以继《犁眉》诸集,可谓不愧其父。”今观其诗,诗句常有锤炼不足的现象,运词也不尽妥帖,诗作的成就还难以与其父刘基相比。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