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洞
释义
刘洞?—975

五代南唐诗人。庐陵(江西吉安)人。少游庐山,学诗于隐士陈贶,精思不懈,或至十日不盥。陈贶卒,刘洞犹居庐山20年,长于五字唐律,自号“五言金城”。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尤属意诗人。刘洞至金陵,献诗100篇,卷首为《石城怀古》,诗云:“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后主读之,感怆不快,不复读其余者。刘洞在金陵旅居2年,等候召见,不报。遂还庐陵。与同门夏宝松友善。陈贶尝言已诗“捋贾岛”,刘洞亦言,已诗有浪仙之体,恨不得与之同时论诗。虔州陈德诚尤重其诗。刘洞有《夜坐》诗,夏宝松有《宿江城》诗,并见称一时。陈德诚作诗赞美,号曰:“刘夜坐”,“夏江城”。宋师围金陵,刘洞在城中。大书七言诗张于路旁云:“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又云:“翻忆潘郎章奏内,愔愔日暮好沾巾”。潘佑曾上表李煜,有“国家愔愤,如日将暮”语,刘洞诗以伤之。开宝八年(975)卒。有遗集行世,今不传。《全唐诗》卷741存其诗1首,断句3则。

张展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2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