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经原始 |
释义 | 诗经原始 《诗经》研究著作。18卷。清代方玉润撰。方玉润在其《星烈日记汇要》中对《诗经原始》的书名及体例有一说明:“名之曰《原始》,盖欲探求古人作诗本旨而原其始意也。其例先诗首二字为题,总括全诗大旨为立一序,题下如古乐府体式而不用伪《序》,使读者一览而得作诗之意。次录本诗,亦仿古乐府一解、二解之例,而不用兴也、比也恶套,庶全诗联属一气而章法、段法又自分疏明白也。诗后乃总论作诗大旨,大约论断于《小序》、《集传》之间,其余诸家亦顺及之。末乃集释名物,标明音韵。本诗之上眉有评,旁有批,诗之佳处亦点亦圈,以清眉目。”在该书中,方氏反对说《诗》之考据、讲学两家,指出他们“不失之固,即失之妄”(该书《凡例》)。他主张从诗篇实际出发,“循文按义”(《自序》),以“精探古人作诗大旨”(《凡例》)。如在《关睢》篇的总评中,指出《毛诗序》、《诗集传》之说“皆无确证”,他认为“此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确实是求得了诗之本意。在一些评析中,方氏往往能抓住诗篇的文学特色。如《王风·君子于役》的眉评:“傍晚怀人,真情真景,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来研究,正是《诗经原始》最可贵之处。但方玉润毕竟是一个封建文人,所以在论诗时仍避免不了封建说教。如在正确指出《关睢》诗旨之后,又说此诗“中正和平之音”,是受文王太姒盛德之化。另外,他也有附会穿凿之处,如把一些爱情诗,说成是写君臣大义的作品。本书最早刻成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即《鸿蒙室丛书》36种之3的《诗经原始》陇东分署刊本。1914年被收入《云南丛书》,后来上海泰东书局据云南本石印,始广为流传。1986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了李先耕的点校本。 颜廷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2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