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产生
释义
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产生

现代长篇叙事诗。柯仲平作。读书生活出版社1940年6月初版。为“大众艺术丛书”之一。书前有作者《自序》。作品原载延安《文艺战线》1939年2、3月第1卷第1、2期。卷首有《前记》。全诗分6部分:1,郑州车站;2,等老刘;3、小黑炭; 4,老刘催名册;5,团结起来了;6,破坏队产生。长诗叙述平汉路上郑州铁路工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故事。共产党员李阿根原是上海纱厂工人,来到郑州铁路工作7年,斗争经验丰富,群众威信很高,深入细致地发动铁路工人进行抗日斗争,组织起有2千多人参加的游击队,一支专门到敌占区铁路上战斗的“破坏大队”同时诞生。长诗成功地塑造了李阿根这个工人领袖的形象,也描写了勇敢坚定、富于牺牲精神的小黑炭,倔强、爽朗、热情的麻子,俏皮、油滑的王小五,自傲自尊、干练老成、深明大义的老刘等人物。作者着意追求诗歌大众化。他说:“我用的言语,是每一个工人都能听懂的”(《自序》)。他把群众口语、俗语写入诗中,在表现手法上借鉴唱本、俗曲等民间文艺形式,通俗易懂,既可朗诵,又可吟唱。何其芳曾撰文肯定长诗民族化、大众化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作品描写过多,故事进展缓慢及语言不够和谐统一的缺点(《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

《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产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诗的形式正面反映工人阶级斗争的长篇叙事作品。这是作者最初构思中作品的第一章,原计划再写4章,后来没有续写。

李葆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7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