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平民文学的提倡
释义
平民文学的提倡

现代文学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出的一种建设新文学的主张。1919年1月周作人在《每周评论》第5号发表《平民文学》一文,正式提出了“平民文学”的口号,主张建立与贵族文学相对立的、表现普通人的“普遍”与“真挚”感情的文学。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推崇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等言文合一、通俗行远之活文学,主张今人作诗作文,也应采用俗语俗字。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反对贵族文学而要求建立通俗的国民文学。胡、陈的主张中,包含了“平民文学”的思想,并在文学的性质以及表现形式方面有了初步的规定。在《平民文学》一文中,周作人强调“平民文学”与“贵族文学”的区别并非是“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专讲贵族或平民的生活,或是贵族或平民自己做的”,也不在于形式方面“古文多是贵族的文学,白话多是平民的文学”,其根本之处是在文学的精神方面:“第一,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第二,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周作人提出的“平民文学”这一口号的核心内容为“普遍”与“真挚”,要求作家着眼于占世间大多数的“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而不是少数英雄豪杰的事业和才子佳人的幸福;应遵从“一律平等的人的道德”,而不是愚忠愚孝的封建道德。对于艺术美的要求,则是“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这种“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不仅与“五四”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完全合拍,而且在美学上对新文学的建立也提出了重要原则。“平民文学”作为“人的文学”这一口号的补充,反映了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民主主义的要求,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阎承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7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