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百炼成钢
释义
百炼成钢

当代长篇小说。艾芜著。1957年选载于《收获》第1、2期。作家出版社1958年5月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新1版,加《新版后记》,附《艾芜同志关于〈百炼成钢〉与黄祖良同志的通信》3封,删去原第十三章中的几个段落。这是反映新中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一部小说。作品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大力发展中国钢铁工业为背景,描绘出建国初期工业战线热气腾腾的劳动景象。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感情、革命热忱和献身精神,表现了辽南钢铁公司炼钢厂工人们的生活、劳动、爱情和家庭,各种人不同的生活道路、人生目的、理想追求,等等。这是对建国初期工业战线的生活和斗争颇有概括力的一部力作,也是艾芜创作艺术上获得一个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书中的主要人物,平炉车间9号炉丙组炉长、年轻共产党员秦德贵,首创炼一炉钢只需7点零5分钟的快速纪录。有一次他去帮助7号炉出钢,却无意中使9号炉炉顶出现了熔化现象,他因此受到责难,很感委屈。甲班炉长、老工人袁廷发,技术熟练,好胜心强,竟不顾炉顶熔化而创造7点整炼一炉钢的新纪录。乙班张福全想突出个人,压倒秦德贵,未能达到快速炼钢,却使炉顶被熔化了。9号炉三位炉长之间展开了矛盾冲突。厂长赵立明不做调查,主观地批评三位炉长。党委书记梁景春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帮助袁廷发懂得炼钢又炼人的道理,总结出炼钢技术快速教学法。车间支部书记何子学去了解原因,并教育秦德贵不断学习以使自己“百炼成钢”。同时,张福全发现秦德贵对电修厂青年女工孙玉芬有好感,因妒忌,他有时故意刁难秦德贵。秦努力克制感情上的痛苦,全力投入工作,不仅完成9号炉生产任务,而且将4号平炉改造为烧结炉,并提出和完成炸3号沉渣的试验。后来,在一次反革命分子的破坏中,张福全值班马虎,烧穿炉底,钢水漏出,全厂面临严重爆炸的危险,秦德贵抢险护炉,身负重伤,孙玉芬到医院探望秦德贵,向他表露了真挚的爱情。秦德贵的事迹受到了肯定和表扬,他快速炼钢的经验也得到了及时总结和推广。

书中主要塑造了两组人物形象。一是新型工人阶级的形象:除秦德贵外,刻苦、认真、好胜要强,还有些固执和保守的老工人袁廷发;有工作热情,但又有个人主义,患得患失的张福全;开朗而富有朝气,纯洁、朴实、做事认真、稳重的孙玉芬等,都写得各有特点。一是着重描写党委书记梁景春、厂长赵立明、支部书记何子学等各级干部形象的不同特点。

此书曾受到文艺界的好评,巴人、冯牧、王西彦、蒋孔阳、凌泯等都有评论文章发表。

胡德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0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