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黄溍
释义
黄溍1277—1357

元代学者、诗文家。字晋卿。义乌(今属浙江)人。早年即以文名见知于时。延祐二年(1315)中进士,授台州海宁县丞,为官清廉正直,曾以私访得实情,为县民平冤狱。在诸暨州判官任上,打击酷吏豪强,颇有声望。入朝授翰林应奉,转国子博士,视弟子如朋友,未始以师道自尊,学生当中有许多人成为日后闻名的文士。67岁时,出为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以秘书少监致仕,不久又授翰林直学士兼经筵官。又上书告老,不等批复就起程还家,为朝廷遣使追回,仍任直学士。至正十年(1350)始得致仕还乡。优游乡里7年,卒于绣湖的私邸。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黄溍号称“博极天下之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旁引曲证,多先儒所未发。”(《元史》本传)当时的典册诏令、铭述功德多出于黄溍之手,求文者盈门,时人以其比作宋代欧阳修。文辞温醇,笔札峻逸,在元代文坛影响较大。有文集43卷,《日损斋笔记》1卷,均存。还写有《义乌志》,今佚。《元诗选》初集选入黄溍诗162首,题为《日损斋稿》。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8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