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布都哈力克·维吾尔 |
释义 | 阿布都哈力克·维吾尔1901—1933 近现代维吾尔族诗人。汉名哈文才。生于新疆吐鲁番县巴格拉村的一户富商家中。7岁开始上伊斯兰经文学校,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阅读过纳瓦依、福祖力、莪默·伽亚谟、费尔多西和萨迪等中亚古典作家的作品。18岁时到县城上汉语学堂时学会汉文。十月革命后曾两次随父亲去苏联经商,到过斜米、莫斯科、彼得堡等地。在塔什干居住一年多,学会了俄文、阅读过列·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20年代,诗人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写下大量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诗歌,揭露封建专制统治,唤起广大同胞的觉醒。并用自家的资财创办学校,购置石印机,发展家乡文教事业。1930年后,哈密爆发了农民武装暴动,吐鲁番地区也纷纷响应。诗人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参予了组织领导。事败后由于村民肉孜毛拉告密被捕。1933年春和17位烈士同时就义。 诗人的作品手稿和抄本经过多次的战火浩劫,大部被毁。1946—1947年间曾在维文版《新疆日报》和《前进报》发表部分遗作。1984年新疆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到吐鲁番调查和采集,经过考证校勘,编选了《阿布都哈力克·维吾尔诗选》(198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收入诗歌52首。其中《不要忘记》、《我的维吾尔》、《希望不断》、《羞耻》、《麻木不仁》、《觉醒》、《明灯》、《相思》等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民族的崇高情感。1987年中国作协新疆分会、新疆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联合召开了关于诗人的生平创作的学术讨论会。198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阿布都哈力克·维吾尔及其在维吾尔文学中的地位》一书,集录了27篇论文。 许力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7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