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回文诗
释义
回文诗

古典诗歌中杂体诗之一。指一种可以倒读的诗篇,后发展成为可以回旋往复、循环诵读皆成诗章的诗体。“回文”亦作“ 文”、“回纹”等。产生于晋宋时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释道原所作今已不存。据唐人皮日休《杂体诗序》称,晋傅咸有《回文反复诗》2首,温峤有《回文虚言诗》1首,“由是回文兴焉”。2人之作,今皆不存,惟温峤存残句2首,是四言诗。已难睹全貌。今存最早最完整的回文诗,当推东晋苏惠所作《璇玑图》。此诗840字,据说“宛转循环以读之”,可得诗数千首。唐宋以后,回文诗发展变化很大,有回文诗、回文词(如宋人郭世模〔瑞鹧鸪〕、清人丁澎〔菩萨蛮〕等),还有回文赋(为清人石庞《雪赋》);诗中古体、近体、律诗、绝句,都可成文;而且,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亦皆不拘。在整个杂体诗中,回文诗堪称是比较兴盛的一种。不过它终究是诗家之余事,不入诗坛的正流。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89-19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