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四大徽班
释义
四大徽班

清代4个徽剧戏班的合称。指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相继进京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戏班。至嘉庆、道光年间,在北京形成很大势力。杨懋建《梦华琐簿》云:“戏庄演剧,必徽班。……春台、三庆、四喜、和春,为‘四大徽班’”。后又与湖北汉调进京艺人合作演出,以徽调之二黄腔融合汉调之西皮,又兼收昆曲、秦腔诸调,逐渐衍变为京剧。因此“四大徽班”进京,在戏曲史上被视为京剧形成之前奏。四大徽班各具特长,即四喜班的“曲子”(昆曲)、三庆班的“轴子”(连台本大戏)、和春班的“把子”(武戏)、春台班的“孩子”(童伶)。参见“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诸条。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54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