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沉沦2
释义
沉沦2

现代短篇小说集。郁达夫著。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10月初版,为“创造社丛书第三种”。除《自序》外,收《沉沦》、《南迁》和《银灰色的死》三篇小说,都是郁达夫在东京帝大经济学部读书时创作的。他在《自序》中说:“银灰色的死是我的试作,便是我的第一篇创作。”《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第1部短篇小说集,它的出版引起国内文坛强烈的震动。郭沫若说:“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论郁达夫》)沈从文说,在当时,郁达夫的名字,“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习的名字了”(《论中国创作小说》)。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卫道者”对这部书的抨击与讥嘲,也象冰雹般的袭来,诬蔑郁达夫的作品是“不道德的小说”,称郁达夫是颓废派的“肉欲描写者”。周作人发表了中肯而公允的评价,认为《沉沦》是严肃的“不端方的文学”,“是一件艺术的作品”,“但是对于正需要性的教育的‘儿童’们却是极不适合的。还有那些不知道人生的严肃的人们也没有诵读的资格;他们会把阿片去当饭吃的。”(《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他自述该篇“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Hypochondria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自序》)。作品主人公“他”是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却又具有多愁善感、孤僻自卑的性格。作为一个弱国子民,他特别敏感到由于祖国的贫弱与落后,留学生在国外会遭受到令人难于容忍的民族歧视,使他象一个失去双亲抚爱般的孤儿一样,深感人间的凄冷。而处于青春时期的他对于爱情的如饥似渴的需求更促使这种性格趋于变态。他强烈地要求爱情的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但在这个饱受歧视的异邦,使他因胆怯、自卑而不敢向任何人坦然倾吐,他只能去压抑、窒息和扭曲这求爱的根苗,致使它向变态的性刺激方向疯长。从最初的“在被窝里犯的罪恶”,到偷看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到在野外偷听一对男女的幽会,直至最后自己踏进妓院的大门,一步步地走向道德的沉沦。然而这种变态的性刺激并不能给他任何慰藉,对于一个良心并未完全泯灭的青年,只有激起更频繁剧烈的内心苦斗。于是他选择海洋作为自己的归宿,以洗涤道德沉沦的污秽。他在向这多苦的世界告别时,凝望着远方的故国,发出撕裂人心的呼唤:“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沦》与其说是一个孤僻自卑者的性格悲剧,到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悲剧——由于国家衰弱而造成民族歧视的悲剧。

《沉沦》小说集中3篇作品的总的主题是:对爱的渴望和这种渴望的不能实现。这个总的主题在《银灰色的死》里体现为“爱和同情不可得”;在《沉沦》里体现为“需要爱但不敢爱”;在《南迁》里则体现为“爱和同情受到破坏”。

范伯群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46-31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