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洛神赋
释义
洛神赋

三国魏赋。曹植作。最早载于梁萧统《文选》卷19卷。黄初四年(223),曹植入朝京师后返回封地,途经洛水,有感而作。赋以传说中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写作者对她的倾慕之情,以及因隔于人神之道,不能与之交接的惆怅。作者自序是“感于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此赋确实继承了宋玉《神女赋》的传统,运用巧妙的比喻,优美的文字,刻划了一位美丽多情女子的鲜明形象,而实际上则是一篇寄心高远的摅抒怀抱之作。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曹丕即位以后,曹植备受猜忌。往往一年而三徙藩。及至京师,曹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因而此赋的命意,在于继承屈骚美人香草以喻君子的传统,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所以清人丁晏指出:“《序》明云拟宋玉《女神》为赋,寄心君王,托之宓妃,《洛神》犹屈、宋之志也”。它是一篇以比兴手法创作的杰出的抒情之作,历代传诵不绝。晋王献之为之书,顾恺之为之画,影响甚大。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洛神赋》的内容搬上了舞台,汪道昆《陈思王悲生洛水》即其中著名者。

宋尤袤《李注文选》刻本中,有所谓李善注引《记》文207字,谓此赋系曹植思念甄氏(曹丕妻)之作,“感甄”之说遂行。其说一不合史实,二悖于常理,明袁氏及陈氏六臣注《文选》刻本中亦无此《记》,所以是不可靠的。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2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