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陶 |
释义 | 吕陶1029—1105 宋代文学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皇祐中登进士第,调铜梁令,改知寿阳县,唐介辟签书判。举熙宁制科,论新法之过,为王安石所不喜,通判蜀州。知彭州,因上书言新法不便,责监怀安商税,调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历左谏议、右司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奉使契丹,还,擢给事中。以集贤院学士知陈州,徙河阳、潞州,贬库部员外郎分司。宋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卒。史称吕陶早慧。13岁入府学,蒋堂见其文,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宋史·艺文志》著录《吕陶集》60卷,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38卷。“其所上奏议,类皆畅达剀切,洞悉事机。”“其余诗文,亦多典雅可观。”(《四库全书总目》)《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等诗是其代表作。《学论》2篇,力攻王安石《字说》之失。尤有特见。 吴汝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7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