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邕
释义
李邕约678—747

唐代书法家、文学家。字泰和。广陵(江苏扬州)人。文选学家李善之子。武则天长安初年,李峤等荐其文高行直,拜左拾遗。唐中宗时,出为南和令,又贬富州司户参军。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又贬崖州舍城丞。开元三年(715),擢为户部郎中,又贬括州司马。开元六年后为渝州、陈州刺史。开元十三年被告贪赃枉法,下狱当死,经营救,贬为遵化县尉,累迁括、淄、滑3州剌史。天宝初年,为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天宝六载(747),被李林甫构织罪名而杖杀,时年70余。代宗时,追赠秘书监。李邕素负盛名,无辜遇害,时人哀悼。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有句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有句曰:“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

李邕工诗善文,早擅才名,尤长于碑颂,当时官绅及寺观多持重金求购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篇,以《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等最著名。其诗《六公咏》颇为杜甫所推重(见《八哀诗》),惜已失传。又工书法,尤善行楷,笔力雄骏,风采动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狄仁杰传》3卷、《金谷园记》1卷,文集7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6卷。《全唐诗》卷115录其诗4首。其中《铜雀妓》对历史故事做出了独特的评价。《全唐文》卷261至265录其文5卷,其中有赋5篇,其余均为章表、碑、铭;《唐文拾遗》录其文8篇。

栾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93-279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