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刚2 |
释义 | 徐刚21945— 当代诗人。上海市崇明县人。小学四、五年级时,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学习写诗。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内小报《人民前线》上发表了第1首短诗《烈士墓前》。以后,每年都到战士演出队写歌词、快板、朗诵诗。1965年复员,在崇明县搞扫盲和业余教育。1968年回生产队务农两年。197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专业学习。其间,在《解放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和散文。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崇明,担任县委写作组组长。1975年开始创作长诗《鲁迅》,1977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再版了这部长诗。1976年被借调到《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1976年9月着手创作另一部长诗《毛泽东之歌》,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7年创作第3部长诗《周恩来之歌》。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诗集《播种者》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此外,他还著有《潮满大江》(诗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献给十月》(诗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沧海歌》(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雨后》(诗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山海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雪朝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小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秋天的雕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徐刚散文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诗海泛舟》(河南少儿出版社1986年版)等。 雷宇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83-488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