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梵志诗研究
释义
王梵志诗研究

古代作品研究著作。朱凤玉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初版。上册326页,下册516页。白话诗人王梵志,在唐代诗风极盛时期,早已为诗评家、佛门高僧所重视;而日本平安朝编纂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也著录有《王梵志诗集》,足见王梵志诗在唐代之流行且远播东瀛。本书为作者之博士论文。本书上册分为《绪论篇》2章,包括《王梵志诗的发现经过》和《敦煌写卷王梵志诗叙录》。作者主要叙录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苏联列宁格勒亚洲民族研究所和日本奈良宁乐美术馆所藏的敦煌王梵志诗写卷。《研究篇》共6章。第一章《王梵志的时代及生平》,作者先排列从胡适到张锡厚等10家有关王梵志活动时代的说法,再从外证和内证两方面入手加以归纳,认为“王梵志生于隋朝,而活动于初唐”。第二章《敦煌写卷王梵志诗集考》,作者先评论从胡适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对王梵志诗集卷次的看法,然后加以综论。第三章《王梵志诗的思想与内容》,特别指出王梵志既有儒家孝悌敬慎的思想,亦复有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第四章《王梵志诗的特色》,从语言、声律和修辞3方面来论述王诗的特色,指出王诗用语通俗、又多用佛家语和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的语言词汇。第五章《王梵志诗与后世文学的关系》,分别论列王梵志与盛唐诗人王维;中唐诗人白居易,顾况;晚唐诗人罗隐、杜荀鹤、诗僧寒山的关系。又立专节讨论王诗与敦煌文学的关系。第六章《结论》,作者指出王梵志诗以“通俗浅近的语言,白描写实的手法,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地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平现象,百姓的切身问题加以披露,直可与杜甫的‘三吏’‘三别’齐观”。书末附录潘重规《王梵志出生时代的新观察——解答<全唐诗>不收王梵志诗之谜》,又附《主要参考节目》。下册为《校注篇》。作者根据敦煌残卷所录王诗互校,再以中外学者所编辑的本子作互相比较,就王梵志329首诗加以注解。书末更附录数十幅敦煌写本王梵志诗的图片。

何贵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71-6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