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水经注
释义
水经注

北魏散文体地理学著作。郦道元撰。本书是为汉代桑钦(一说晋人郭璞)的《水经》所作的注释,全面记述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水道分布情况。《唐六典》说《水经》所载水道137条,郦注增加到1252条。但据今人考证,《水经注》共记大小河流实际是1389条。

在记述这些水道时,本书不仅详细标明了各水的源头、流向、经过、支津、汇合及水文概貌,还对每个流域内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矿藏物产、植物动物等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从广义上说,这部书堪称是中古时期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巨帙。同时在文学上,它又集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之大成,被推崇为游记散文的开创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许多篇章脍炙人口,如描写三峡的雄浑与奇险,特别突出其“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江水注》)的山势,藉此衬托出江水的迅猛;写到夷水时,作者又换了一副截然不同的笔墨,说“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记录神话传说又能虚实相间,情景妙合,如《河水注》有“马蹄谷”一节,记述汉武帝所得大宛马不忘故土,“咸北风之思,遂顿羁绝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食至敦煌北塞外,鸣而去”。这段描述自然使人想起“胡马依北风”的诗句。《水经注》还记述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包括城阙、宫殿、园林、寺庙、名人故居、古人墓葬等,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考古学价值,而且作者能以充满深情的笔触娓娓叙来,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自《水经注》撰成到有第一部刻本问世,中间500余年完全靠传抄而历代相传,其中难免有大量的错字、错句、错叶,致使这部巨著残缺脱误,乃至有人发出“千年以来无人能读”(刘献廷《广阳杂记》)的喟叹。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的赵一清、戴震及近代的王先谦、杨守敬等人,穷其毕生的精力,考订版本,厘定经注,疏通文意,辨析真伪,大体上恢复了郦注的原貌。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排印本,共200余万言,是目前最详尽的版本。选注本有谭家健、李知文合著的《〈水经注〉选注》,侧重于文学价值较高的段落,颇可参阅。

跃进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