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朱琦
释义
朱琦1803—1861

近代作家。字伯韩,一字濂甫。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早年勤奋读书,锐志向学。道光十一年(1831)中举。 十五年(183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迁御史。他“以翰林入谏垣,与晋江陈庆镛(颂南)、高要苏廷魁(赓堂)两给谏,慷慨言事,时人谓之三直”(杨传第《<怡志堂诗初编>序》)。居京期间,与梅曾亮时相往来,“或从容谈宴竟日”,或“以所业来质”,“琦识差早,迹虽友而心师之”(《<柏枧山房文集>书后》)。“每有所作”,“得先生(指梅曾亮)一言以为定”(龙启瑞《<彭子穆遗稿>序》。他和吕潢、龙启瑞、王锡振、彭昱尧等,并称为桐城派在粤西的代表作家。鸦片战争爆发(1840),朱氏忧愤深切,赋诗作文,揭露黑暗,讴歌抗战。二十三年(1843),姚莹以“冒功”罪入狱,后获释,汤鹏设宴,梅曾亮、王拯、何绍基出席作陪,席间话台湾事,琦即席赋诗,表达他的愤懑与不平。太平天国兴起,琦于广西办团练守城有功,被擢为道员。咸丰十一年(1861),在杭州总办团练局,太平军攻克杭州,自杀身亡。著有《怡志堂诗文集》等。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38-20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