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关于“时代精神汇合论”的论争
释义
关于“时代精神汇合论”的论争

当代文艺思想论争。周谷城在《新建设》1962年第12期发表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时代精神是不同阶级不同个人思想意识的统一整体。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互相对立的“各种思想意识”,汇合而成为当时的时代精神”,并“广泛流行于整个社会”。他说:“各时代的时代精神虽然是统一的整体,然而从不同的阶级乃至不同的个人反映出来,又各截然不同。这种的不同,进入各种艺术作品,即成创作的特征或独创性,或天才的表现。就其广泛流行于整个社会而言,曰时代精神;就其分别反映于具体作品而言,曰天才的表现。”

周谷城关于“时代精神”这一见解提出后,陆贵山、王子野、茹行等人在《新建设》、《文艺报》等报刊纷纷发表文章,不赞成周谷城对“时代精神”的解释和其它一些观点。他们认为,“时代精神”不是各种思想意识汇合的统一整体,而是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进步思潮;在阶级社会里,代表历史进步的革命阶级同反动没落的阶级之间的思想意识是不可能统一的,更不可能汇合而成“时代精神”。姚文元在1963年9月24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略论时代精神问题——与周谷城先生商榷》一文认为,“时代精神”就是“革命阶级的思想和实践”。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就是“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作家只有具备了“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理想”和参加这种实践,才能表现“时代精神”。几种意见,相持不下,论争基本上还是在学术范围内进行。姚文元的文章表现出要把这场学术讨论引入政治批判轨道的迹象。他耸人听闻地说,周谷城对于理解“时代精神”和表现“时代精神”所“开出的药方”,是“把毒药包上新的糖衣”,要“保护日益衰朽的旧事物免于灭亡”。

1964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艺术创作问题讨论的概述》,对周谷城的美学思想进行批评,同时附载了周谷城的《统一整体与分别反映》一文(该文初载《光明日报》1963年11月7日,是周谷城继续阐述“时代精神”并与姚文元辩论的文章)。同年8月出版的《红旗》杂志第15期发表《评周谷城艺术观点的哲学基础》等文章,批判周谷城的“时代精神汇合论”。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文艺报》、《收获》等报刊也纷纷载文批判周谷城的观点。同年12月出版的《文学评论》第6期发表李醒尘《时代向哪里去?——评周谷城反动的时代精神观》和季星《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汇合论”和他的反社会主义的文艺路线》等文章,使原来双方的学术辩论完全变成了单方面的政治批判。最终彻底改变这场学术论争性质的,是江青与林彪在1966年炮制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它将“时代精神汇合论”列为“黑八论”之一,使周谷城蒙受政治迫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时代精神汇合论”等观点得到政治上的平反。作为一个正常的学术问题,周谷城与周忠厚、王桐生、吴云鹏等人在《新文学论丛》1979年第2期以及其他一些报刊上重新展开过讨论。

冉隆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