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全唐文
释义
全唐文

唐五代文章总集。共1000卷。清董诰等奉诏编纂。辑入唐五代文章18488篇,作者3042人。关于此书的编修。清仁宗(颙琰)在《全唐文序》中有如下记述:“予近得《唐文》一百六十册,几暇披阅,觉其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乃命儒臣重加厘定。每得数卷,亲定去留。仍从《四库全书》及《永乐大典》、《古文苑》《文苑英华》《唐文粹》诸书内搜罗采取,普行甄录。而原书内亦有误收之文,及有关风化之作,悉删除不载。伪周编造之字,皆改正之。累月经年,共成书千卷,文万有八千四百八十八篇,命名曰《全唐文》。”编修工作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成于嘉庆十九年。当时曾开设“全唐文馆”,馆臣有百余人,由董诰领衔,当时知名学者如阮元、徐松都在馆中。还有一些非馆职人员也曾参与其事,如严可均就代为收集过唐碑。编修《全唐文》虽有旧本《唐文》作基础,但《唐文》“抄非一手,辑而未成,所采皆人所习见”(法式善《校全唐文记》)。《全唐文》的编修者们将许多散见的文章从大量书籍中抄出,几乎把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唐、五代文汇集了起来,正如俞樾所说:“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皆萃于兹。读唐文者,叹观止矣。”(《全唐文拾遗序》)《全唐文》的体例,依照《全唐诗》,”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其十国主附五代后,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至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凡例》)。附有作者小传。

《全唐文》也有不少疏误。曾入馆担任总校官的唐仲冕,就发现了3条错误,载于《陶山文录》中。清人劳格《读书杂识》中的《读全唐文札记》百余条及今人岑仲勉的《读全唐文札记》310条,匡正了原书大量失误。其失误大略有作者舛误、题目夺误、正文讹脱、文章重出及误收、作者小传舛误等情况。此外,它采辑群书不注明出处,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书中漏收的文章也很多。光绪年间,陆心源编成《唐文拾遗》72卷及《唐文续拾》16卷,共辑补文章3310篇。两书均收入其所刻《潜园总集》。

《全唐文》有清内府刻本及广州书局本。1982年,中华书局将内府本缩印出版,并作了断句,附印了《唐文拾遗》及《唐文续拾》,是比较完备的版本。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马绪传编的《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薛天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44-214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