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学的真实性
释义
文学的真实性

现代评论文。周扬作。刊载于1933年5月 1 日《现代》第3卷第1期。署名周起应。作者写本文是为了同苏汶(杜衡)讨论关于文学真实性的问题。文章指出,苏汶虽然正确地主张文学的真实性,但他“把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的阶级性分开”。却是他“一切错误的根源”。因为文学的真实性根本上与作家的阶级立场有重大关系。文学的反映,不是超阶级的镜子的反映,而是为作家的历史的阶级的条件所限制的反映。但文学的真实性又有客观的标准,因为一个作家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他的作品不仅反映着特定的阶级意识形态,也反映着全体的客观真实。文章不同意苏汶否定阶级的党派的文学。认为只有站在历史最前线的阶级,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和反映客观真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的真实性。而在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无产阶级。因此,越是贯彻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派性的文学就越是有客观真实性的文学。党派性并不是宗派性,而是阶级性更深入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文章也不同意苏汶把文学和政治对立的观点。认为在广义上讲,“文学自身就是政治的一定的形式”,从属于政治,为政治任务服务。而且文学要真实地反映客观真实,即阶级斗争的进行,也要彻底地把握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文学作品的公式化、概念化,不在于文学有政治目的,而在于“作者把政治的概念囫囵吞下去,而不能给以具体的艺术的表现”。周扬认为,“只有站在革命阶级的立场,把握住唯物辩证法”,从纷乱的现象中,“找出必然的,本质的东西,即运动的根本法则,才是到现实的最正确的认识之路,到文学的真实性的最高峰之路”。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24-11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