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吴敬梓
释义
吴敬梓1701—1754

清代小说家、诗文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先辈中屡有进士,曾祖和叔祖分别考中过探花、榜眼,但他的祖父只是一个监生,父亲只是一个拔贡,功名很低。吴敬梓13岁时丧母,14岁随父亲到江西赣榆县,开始刻苦读书,热衷科举。23岁时中秀才,但此后科场不利,到30岁仍未中举。父亲死后,他继承了家产,因不懂理财,又生性豪爽,几年间使家产散尽。33岁时,被迫由家乡全椒搬到南京居住。乾隆元年(1736),他一度曾被举荐应博学鸿词科,并参加了预试,但临到要赴京师廷试时,他又拒绝前往。从此,再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在南京,他广交文友,成为文坛的活跃人物,又集同好在雨花山麓修建泰伯祠,为此变卖了最后一点家产——在全椒的老宅,因而生活更加困顿,到了时常无米下锅的地步,不得不卖书换米,或依靠朋友接济,勉强维持生计。晚年,吴敬梓客居扬州,自号“文木老人”,尤为落拓纵酒。死前数日,他曾倾囊中余钱,邀友痛饮,醉吟“人生只合扬州死”。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晚,在与友人畅谈之后,吴敬梓回到家中无疾而终。

吴敬梓自幼颖悟异常,诗赋援笔立就,才华出众。朱绪曾在《国朝金陵诗徵》中评他的诗词:“诗如出水芙蓉,娟秀欲滴;词亦白石、玉田之流亚。”著有《文木山房集》14卷,今残存仅4卷。又有《金陵景物图》等诗文29篇。又曾作《诗说》7卷,已佚。还拟写《史汉纪疑》,惜未成书。吴敬梓对中国文学史的杰出贡献是其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在这部名著中,他把针砭的锋芒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塑造了许多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科举制度的受害者。鲁迅曾这样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执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刘东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47-294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