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吴嵩梁
释义
吴嵩梁1766—1834

清代诗人。字子山,号兰雪。东乡(今属江西)人。早年往来于南昌、南京等地,结识袁枚、翁方纲、吴锡麒、曾燠等人,诗名渐起。嘉庆五年(1800)举人。一度为曾燠门客,后入京任内阁中书,出为贵州黔西知州。以后客居苏州、扬州、南京等地,并游历大江南北名胜。道光元年(1821)在北京与曾沂、梁章钜等结“宣南诗社”,诗歌唱和。他是继蒋士铨之后活跃于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江西诗人,其诗流传颇广。诗集传人朝鲜后,深为当地人所推崇,有人尊他为“诗佛”,设神龛供奉他的画像、诗集。日本商人则将他的诗书于扇面,出售牟利。

吴嵩梁的诗歌题材广泛,有很强的思想性,《书怀》2首运用比兴手法抒写自己象“林中青兰”一样的品格操守,并借野鹤与金凤的象征,表达了自己仕与隐的思想矛盾,《礼烈亲王克勒马歌》借对神马勇将的礼赞,宣扬清王朝的赫赫武功。《王荆公祠》在游览凭吊之中对王安石作出“忧国心惟天可鉴,名山身与世相忘”的评价,表现了卓越史识,《山阳晚眺》则面对秋深草黄、画堞斜阳的寒山发出“何处笛声悲向秀,昔年琴散绝嵇康,英雄竖子纷纷尽,广武原头漫激昂”的感伤呼唤,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危机的敏锐意识。在诸体诗作中,他善写七言古诗和五言近体。七言古体运笔纵横、诗风遒劲,如《顾南雅画黑龙潭唐梅为望坡尚书作》、《龙泉庵听泉》、《周定王兰雪砚翁覃溪师属赋》等诗皆具有这样特长。五言近体则在自然质朴的景色描写中,追求诗画相通的效果与幽雅闲适的意趣,如绝句《题画》:“遥山开晚晴,空翠来未已,一鸟步斜阳,自饮寒江水”。五律《雨后》:“一犁新雨足,众绿共澄鲜。野色低涵树,溪流乱入田。泥香锄菜地,风定网鱼天。更觅幽深处,科头听石泉”。都具有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作中的诗情画意。袁枚尝在《香苏山馆诗题识》中评介吴嵩梁诗作:“读完见示诗先后五卷,如一疋云锦,满目妍华,恰寻不出一缕跳丝。年未三十,而天才学力一至于斯,且用笔能放能收,可华可朴。记心余先生见赠云:‘古来只此笔数枝,怪哉公以一手持。’请以移赠足下。”姚莹《香苏山馆诗集后序》:“兰雪才雄气遒,思沈学博,能状难绘之景,写难显之情。他人极力为之,指僵颖秃,兰雪顾从客挥洒,其境屡变而不穷。”

吴嵩梁著有《香苏山馆诗集》21卷、《文集》2卷、《词集》1卷,《石溪舫诗话》2卷,《听香馆丛录》6卷,《东乡风土记》1卷等。

马晓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