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元杂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
释义
元杂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

当代古典戏曲论著。颜天祐著。台北华正书局1984年版。系作者的博士论文。全书分为7章,首章《绪论》,指出杂剧之反映历史,是“曲折地、概括地反映当时普遍存在的真实”。第2章《三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主要分析元杂剧产生的时代背景,再从作者的身世、演出的场所、口语的运用、题材的熔铸等几方面来证明杂剧普遍反映社会面貌。最后,为了把研究的范围划定,于是胪列了现存元人杂剧剧目。第3章《政治状况的反映》,作者从元杂剧中勾勒出阶级歧视下的蒙元社会的几种恶势力人物,如目无法纪的权豪势要,贪残昏懦的官吏,狐假虎威的祗侯,他们欺压百姓,制造冤狱,结果又使百姓希望有包拯、张鼎一类清官廉吏来惩治恶人,有时候,更希求冥冥鬼神之报、水浒英雄来替天行道。第4章《文人世界的写照》,作者从生计的蹇蹙、心志的挫折、尊严的贬损、情绪的郁结来探讨元代文人的际遇,这班文人一旦从事杂剧的创作,往往自耽于“功名的顺遂”和“爱情的如愿”这两个幻梦中;又或在作品流露出强烈的隐逸思想,以求精神上的出路。第5章《一个商业色彩浓厚的社会》,作者主要分析杂剧中商人、妓女和败家子弟的特征,藉此反映出元代经济畸型发展,金钱价值的高涨等社会情貌。第6章《平民阶层的反映》,作者指出元杂剧中普遍流露“平民意识”,如平民色彩的浓厚,个人意识的强烈,卑俗的神道信仰,和普遍的度脱希望等。第7章为结论,作者提出:“自剧作家所普遍关注的焦点与一致流露的情怀”中,元代社会在杂剧里,确实留下了相当完整的纪录。书末附参考书目。

何贵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