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学季刊1
释义
文学季刊1

现代文学期刊。季刊。1934年1月1日创刊于北平。郑振铎、章靳以主编,北平立达书局发行。1935年12月16日出至第2卷第4期后终刊。共出版8期。1936年6月1日迁往上海改名《文季月刊》复刊,卷期另起,巴金、靳以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发行。同年12月1日出至第2卷第1期后因被国民党政府查禁而终刊。改刊后共出版7期。该刊是纯文学刊物,前期的基本作者大都是北方的进步作家,也有部分上海作家。编者表示:刊物将“以忠实恳挚的态度为新文学的建设而努力”(《发刊词》)。发表的作品大多反映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民族苦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艺术上也比较成熟。主要作品小说有老舍的《黑白李》、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欧阳镜蓉(巴金)的《龙眼花开的时候》(即《电》)、冰心的《冬儿姑娘》、陈芳(叶紫)的《星》,剧本有曹禺的《雷雨》、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评论有胡丰(胡风)的《张天翼论》、朱佩弦(朱自清)的《<子夜>》、刘西渭(李健吾)的《<边城>与<八骏图>》和《论福楼拜》,散文有何其芳的《画梦录》等。1935年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刊物的一些编辑人和撰稿人先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编者表示期望“每一个向上的青年”(《告别的话》)去从事更有益更实际的民族救亡工作,《文学季刊》因此而停刊。该刊在上海复刊后,作者队伍增加了茅盾、丁玲、草明、葛琴等左翼作家,并刊载了以鲁迅为首署名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呈现出更激进的色彩。刊物同时继续保持创作为主的特色,以主要篇幅发表大量作品,如巴金的《春》、曹禺的《日出》、鲁彦的《野火》、罗淑的《生人妻》、萧红的《牛车上》、沈从文的《萧萧》、芦焚的《里门拾记》、陆蠡的《竹刀》等。这些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大都体现了较高的水平,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撰稿人还有:王任叔、陈白尘、萧军、萧乾、蹇先艾、凌叔华、张天翼、姚雪垠、丰子恺、李广田、卞之琳、臧克家、孙毓棠、万迪鹤、刘白羽、欧阳山、艾芜、丽尼等。该刊是3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刊物,它培养了大量青年作家,发表了一大批重要作品,广泛团结了不同政治倾向和艺术流派的作家,为繁荣文学创作做出了贡献。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2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