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沧桑艳2
释义
沧桑艳2

近代传奇剧本。4出。吴宓著。初载1913年至1914年《益智杂志》第1卷第3期至第2卷第4期。后附于1935年中华书局(上海)刊《吴宓诗集》卷末,卷首有作者《按语》及《叙言》。《按语》略谓该剧初拟12出,仅成4出而止,终未能续。但该剧所本之原作已由浦薛凤译为文言小说,题曰《红豆怨史》,载于1916至1917年间之《小说月报》。

该剧本事取自美国朗法罗(Longfellow)(1807—1882)之叙事诗《Evangeline》,“复以己意增删补缀而成”(《叙言》)。主要剧情叙法属阿克地村(其地在美洲加拿大东南境与美国接壤处),百余年来,村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英法战争以后,法国战败,将该村割让英国。1755年9月5日,戍守美洲属境的英军统帅温士龙率兵船多艘至该村,矫传英皇诏旨,将该村全行抄灭,令村民于三日之内流配南方属省,分别安插。该地由英督臣另移“良民”居住。于是阿克地村顿遭劫难。男主人公格布儿系铁匠贝西之子,前一日方与邻女曼殊娘举行订婚仪式。二人相爱已久,一旦喜结良缘,欣喜异常。不料合欢之曲未终,灾祸却自天而降。贝西父子皆因反抗英军被抓走。故事至此中辍。首出“传概”标目云:“格布郎魂断杨柳岸,阿克村劫残陵谷变。曼殊娘贞化望夫山,亨长卿曲传沧桑艳。”又据《叙言》介绍,可知原作以下情节略为:阿克地村遭劫后,曼殊娘终身飘泊,孑然孤身,无家无国,历尽磨难。最后望夫化石,殉情而死。

该剧系著译参半,各出篇末均有自注,说明情况。如首出“传概”,唯开场〔蝶恋花〕一曲系直译原文,其余6曲皆为虚构。据作者《叙言》可知,作者所以译著此剧,一为传其情,一为传其文。由阿克地村村民沦为无家无国遗民之奇痛,联想到我国之时势亦复如此:“山河破碎,风云惨淡。虽号建新国,而德失旧风。察察之士,触目伤怀”。希望“我国人士,于此知所警惕,肆力前途,使劫灰不深于华夏,愁云早散乎中天”。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