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最后一枪 |
释义 | 最后一枪 当代传记文学。张俊彪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10月初版。卷首有叶剑英题诗,卷末附作者《后记》。本书记述董振堂将军追求真理献身光明的一生。书中描写,他出生于1895年,其时他的家庭渐由小康转入困顿。虔信“唯有读书高”的爷爷、父亲,为了子孙将来有个功名富贵,送他和哥哥去了学堂。振堂中学毕业,离妻别家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分到冯玉祥部队。1924年北京政变,1926年军阀大战,1927年北伐,他屡立战功,升迁至旅长。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振堂部队被收编派往江西“剿匪”。他激于大义,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率部在宁都起义投奔光明。反围剿中,他勇猛善战,威震敌胆。由于肃反扩大化,他的亲密战友被杀,自己也受到冲击。红军长征后,他的红5军团一直担任后卫打了许多恶仗,使红军主力顺利北上。由于张国焘分裂中央,延缓了4方面军北进,失去了和救援红军会合的时机,他只得率部冒险西征。1937年1月20日,在高台经过浴血奋战,董振堂倒在了黑河岸边。 张晓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19-572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