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最后一个渔佬儿 |
释义 | 最后一个渔佬儿 当代中篇小说集。李杭育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这个集子包括《船长》、《土地与神》两个中篇和《葛川江上人家》等7个短篇,组成“葛川江小说”系列。葛川江像是一个古老、威严、暴烈而又多变的精灵,在作品中被人化为“船长”、“渔佬”、大黑与秋子、耀鑫与桂凤、关木娘与“弄潮儿”们。这些年龄、性别、身份各不相同的人物当中,似乎都有一个主导的、主宰的“葛川江性格”在起作用,在放异彩。《葛川江上人家》写的是大黑在洪峰到来之际,为救人危难而英勇献身的故事。洪水滚滚,江面像一锅煮沸的肉汤。四婶的船转着圈儿卷向江心。大黑像条大蟒蹿出船外,决定去帮四婶一把。他憋足力气,以娴熟的技艺把自己的船靠拢了四婶的船,将两只船连在一起闯过最险的鬼头岬。后来两只船都被抛在江心,撞碎了。小说写得惊心动魄,大黑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一个渔佬儿》写老渔民福奎固守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心态。由于现代生活的变化,工业企业的发展,葛川江污染严重,大鱼早已绝迹,只剩下一些鲳条鱼。可是福奎照旧在江中下滚钩,因此他的生活是现代条件下最差的,一条裤衩还是姘妇阿七送给的。阿七原可嫁给他,由于太穷的缘故,他只能眼看着自己的相好跟了别个。渔佬儿的生活、生产方式虽然过了时,但他对葛川江的爱与忠诚却丝毫没变。该作获1983年《当代》文学奖。《珊瑚沙的弄潮儿》写国家干部康德回到阔别20年的家乡,儿时的记忆像一幕幕电影在脑中闪过,最使他不能忘怀的是弄潮儿:年幼的,年长的,年老的。潮来了,他也跳了下去,为捞鲳条搞得手忙脚乱,最后在老弄潮儿帮助下,两手空空上了岸。帮助他的老弄潮儿因不愿在第二浪上岸,最终葬身江底。他的葛川江一样倔强的个性令人感叹不已。卷首有王蒙的《序》。 吴文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18-571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