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刚 |
释义 | 杨刚1909—1957 现代女作家。原名杨缤。祖籍湖北沔阳。生于江西鄱阳湖畔。5岁入家塾。幼年的经历,形成她后来的富有特色的倔犟性格和勇于牺牲的精神。1928年,进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930年4月20日曾因参加劳动节示威游行预演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32年大学毕业。曾参与发起组织北方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1941年底,她由香港到桂林,主编《大公报·文艺》。这期间,曾作为旅行记者赴福建、江西等省采访,写成《东南行》。1943年,以《大公报》驻美特派记者身份赴美。1948年回国,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争。曾领导香港《大公报》起义。天津《大公报》改名《进步日报》后,任副总编辑,主持该报工作。1949年9月,她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以后,她一直在北京工作。外交部刚建立时,她任由周恩来主持的外交政策研究委员会的秘书。1956年出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她的主要著作有散文集《梦的沸腾》、历史小说《公孙鞅》、长诗《我站在地球中央》、小说集《桓秀外传》和通讯集《美国札记》等。1984年出版了《杨刚文集》。 曾冬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7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