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学主体性论争集
释义
文学主体性论争集

当代文艺理论论文集。红旗杂志社编辑部文艺组编。红旗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本书《后记》中说,自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和陈涌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相继发表后,国内一些报刊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便于广大读者了解此次讨论的真实情况并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开展,编者把散见于各报刊、杂志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大体上按时间顺序编辑起来,并收入香港报刊的有关报导、采访以及其它评论此次争鸣的文章,作为附录,编成本书。本书收入刘再复、陈涌、郝亦民、何西来、徐俊西、敏泽、王春元、程代熙、郑伯农、杨柄等所写文章共16篇,“附录”9篇。陈涌在《文艺学方法论问题》中认为,“文艺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本质和文艺作为反映生活的特有方式的特殊本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论,只能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左”的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于文艺研究往往主要注意到文艺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共同的本质,较少注意到文艺的特殊本质。现在和过去相反,“出现了形形色色借口文艺的特殊性来排斥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被认为是过时的“传统观念”、“传统方法”,需用“新观念”、“新方法”去替代。陈涌强调说:“现在确有少数人,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或者在‘文学观念更新’的名义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弃置不顾,甚至加以贬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在中国的命运问题。”陈涌在该文中对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等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见《当前文学主体性问题论争》条)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评析,提出了一些尖锐的不同见解。本书中其余论文或报导,分别就“主体性”等问题对刘再复或陈涌的论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斯非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