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中 |
释义 | 何中1265—1332 元代学者、诗文家。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乐安(今属江西)人。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家中藏书多达万卷,并曾亲手一一校订,所以学识相当广博。曾受到程钜夫、元明善、姚燧、王构及同郡揭傒斯等人的推重。至顺二年(1331)江西行省平章聘他任龙兴郡学教师。讲学于东湖、宗濂两书院。次年六月因病去世。何中是吴澄的姻兄弟,吴澄对何中的诗才相当佩服,并为他的文集作序。著有《知非堂稿》17卷,《知非外稿》16卷,但今存《知非堂稿》主要是6卷本,另有10卷、11卷本,未见17卷、16卷两种版本。《元诗选》二集选入何中诗200余首。入清以来,由于王士禛给予较高评价,何中的诗很受诗选家重视。何中工于五言诗,近体诗诗风冲淡,含蓄而有余味。他的七言诗,顾嗣立认为“殊少韵致,不逮五言甚远”,虽有佳句可摘,“惜全首皆不相称也”(《元诗选》二集何中小传)。何中其他方面的著述尚多,今仅存《通鉴纲目测海》3卷、《通书问》1卷,余均不传。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07-300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