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司马承祯
释义
司马承祯647—735

唐代道教大师、学者。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少年好学,不屑为吏,21岁入道,从嵩山潘师正学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后遍游名山,止于天台,自号“天台白云子”。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师,亲撰手敕加以赞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再召入宫,问以阴阳术数。还山时,公卿赠诗者100余人,常侍徐彦伯集为《白云记》,并为作序。唐玄宗开元九年(721)遣使迎入宫内,并亲受法箓。次年还天台,玄宗赋诗相送。开元十五年再召入京,令于王屋山自选形胜之地,置坛室而居。司马承祯善篆、隶书,并能融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曾命其写《老子》石经,刊正文句,厘定5380言为真本奏上。开元二十三年(735)卒于王屋山,年89岁。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真一先生。司马承祯与诗人交往甚广,诗人宋之问、沈佺期等皆有赠司马承祯之作。诗人李白出川后,曾于江陵见司马承祯,被赞为有仙风道骨,李白因作《大鹏赋》以明志。卢藏用举进士,隐于终南山,后以高士之名得官,人称“随驾隐士”,在朝中恰遇司马承祯还山,卢藏用指终南山说:“此处大有嘉处。”司马承祯缓缓答道:“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事见《新唐书·卢藏用传》。)后世遂以“终南捷径”为以隐求仕的成语。司马承祯著有《修真秘旨》、《坐忘论》、《上清天宫地府图经》、《服气精义论》、《天隐子》、《道体论》等。《全唐诗》卷852存诗1首。《全唐文》卷924载文19篇。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7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