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屋外有热流
释义
屋外有热流

当代话剧剧本。耸鸣源、马中骏、瞿新华著。这是新时期最早出现的探索戏剧。1980年5月参加全国工人业余文艺调演,轰动首都文艺界,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文化部颁发的“勇于创新奖”。1980年6月《剧本》杂志发表,1980年9月《新华月报》(文摘版)全文转载,从而引起全国文艺界的注意,成为中国80年代戏剧新潮的发轫点。该剧描写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了双亲的3兄妹的命运。大哥去北国务农,不幸牺牲在冰天雪地之中。二哥和小妹在南国做工,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小天地,吃喝玩乐,追逐名利,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大哥死后的抗恤金终于成了兄妹之间勾心斗角的焦点。但他们终于在大哥纯洁高尚英灵的呼唤与感召下扑向屋外的热流。该剧真实地反映了一代青年在“文化大革命”后的迷惘、惶惑和信念的丧失。但通过大哥赵大康形象的纯洁与高尚以及二哥、小妹于“招魂”中幡然悔悟,表现了这一代青年本质的亮色。《屋外有热流》第一次大胆而富有创造性地在当代戏剧舞台上运用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某些手法,表现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倾向的内容,这是它之所以引人注目的主要原因。寓哲理于荒诞和象征之中,突破传统话剧的表现形式,这是该剧最主要的特征,屋内炉火熊熊,春寒如冰窟,隐喻着极端个人主义的狭小天地,屋外冰天雪地,却激荡着滚滚热流,象征着有志者的沸腾海洋。“冷”与“热”的荒诞表现与对比蕴含着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两种思想境界和两种灵魂的冲突。弟妹与大哥鬼魂的对话,以及大哥对弟妹的“招魂”,是西方表现主义与中国戏曲传统手法的综合运用,它启迪人们懂得灵魂的可贵:灵魂高尚的人,虽死犹生;灵魂空虚的人,虽生犹死。人生价值的抽象哲理,在似乎荒诞、悖理的舞台形象中得到更深刻的阐发。该剧还采取西方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某些手法,通过人物的幻觉与梦境的表现揭示人物内心的真实,并突破传统话剧的时、空观念。《屋外有热流》的艺术构思颇受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的影响。

王新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09-461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