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国文艺社
释义
中国文艺社

现代文学社团。1928年,南京中央大学的几位教授与王平陵、华林等结成中国文艺社,共有20多名社员。这时,该社仅得到国民党政府拨给的一点经费,还没有受到重用。1930年创办《文艺月刊》,声言文学是超时代、越阶级的,“文艺家自有其独立不移的真实的人性,文艺所要求的,是忠于人性的描写”。无产阶级文学是“丧心病狂”,是“用金卢布掩盖了天真洁白的人格’,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宰杀自己兄弟姐妹们的毒蛇猛兽”。此外,还创办了《文艺新地》月刊、《中国文艺》月刊、《文艺》双周报和《中央日报》副刊《大道》等,并印行了社员们著作的单行本,作为《中国文艺丛书》。

1935年,面对国防文学口号在文坛上引起的轰动,国民党中央党部决定大力支持并改组中国文艺社,使之负起提倡民族主义文学的使命,来对抗左翼文艺界提出的国防文学。1935年秋,由叶楚伧、张道藩、方治、褚民谊等官方代表主持,以中央大学部分教授为核心,召开了中国文艺社的改组大会。改组后,由叶楚伧任理事长,张道藩任副理事长,方治为常务理事,褚民谊为理事,华林为总干事,王平陵为出版部主任。经常性的工作是继续出版月刊与丛书;定期举办“交际夜”;主办音乐会和书画展览等活动;社内特备房间招待到南京游历的文化界名人;暗中拉拢左翼作家并收买无党派文化人。为了“联络沪宁杭一带的文化界,宣扬中央的德意”,还花费十万元巨款组织了一次春季旅游,完成了“文艺使节”的安抚任务,受到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赞赏,于是不久就在武汉等地建立了分社。

抗战开始后,曾出版《文艺月刊战时特刊》。南京沦陷后,随国民党政府迁到武汉和重庆两地,但这时已名存实亡,陷于瘫痪。

李怀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20-8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