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晨报·晨报副镌
释义
晨报·晨报副镌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北京《晨报》副刊。日刊。《晨报》前身是《晨钟报》,1916年创刊时曾在第7版刊登文艺作品。1918年12月改名为《晨报》,1919年2月7日宣布改革第7版,开始着重报道新文化运动。1920年7月起由孙伏园主编第7版,改出4开4版的单张,并正式定名为《晨报副镌》。1921年10月12日改版独立发行,1928年6月5日出至第2314号后终刊。共出版2314期。先后担任编辑的有孙伏园、刘勉己、丘景尼、江绍原、瞿菊农、徐志摩等。

它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辟有“马克思研究”、“自由论坛”、“世界新潮”、“译丛”等栏目,刊出“五一纪念”、“马克思纪念”、“俄国革命纪念”等专号,发表了大量研究和评介文章,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革命的一个主要阵地;同时,在兼容并包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它也介绍过杜威实验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等各种社会改良学说。副刊还以大量篇幅致力于发展新文学,在文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鲁迅在该刊发表了50余篇作品,包括小说、杂文、翻译和学术论文,其中小说《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娴熟的艺术技巧,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叶圣陶的《伊和他》、鲁迅的《一件小事》、陈大悲的《这么小一个洋车夫》、徐玉诺的《晋家媳妇和任花婆》等,大量探索人生的作品的发表,形成了号称“问题小说”的高潮,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诗歌方面有,冰心的《繁星》、《春水》组诗,曾推动了抒情小诗的盛行;徐志摩利用《晨报副刊》创办《诗镌》,提倡新格律诗,对新诗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其他如胡适、康白情、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刘大白等人的早期白话诗,汪静之、冯雪峰、应修人等湖畔派的抒情诗、爱情诗,在当时都具有一定影响。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周作人以“自己的园地”为总题发表的一批文学评论,余上沅的一组欧美著名戏剧家述评,瞿秋白的“旅俄通讯”,孙伏园等人的山水游记,顾颉刚等搜集整理的民间歌谣,陈大悲、熊佛西、蒲伯英等人的剧本,郁达夫、沈从文、许杰等人的小说等。刊物并译介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易卜生等各国著名作家的大量作品。主要撰稿人还有:王统照、林语堂、冯文炳、钱玄同、李健吾、胡也频、张天翼、焦菊隐、庐隐、闻一多、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

陈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6: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