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养浩 |
释义 | 张养浩1270—1329 元代诗文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年方10岁,即读书不辍。山东按察使焦遂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上书于平章不忽木,辟为礼部令史。选授堂邑县尹,有政声,去官10年当地犹为其立碑颂德。元武宗时,受东宫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赏识,拜监察御史。上书评议时政,受权臣排斥,改任翰林待制,复被罗织罪名而罢了官。为避祸,张养浩变姓名遁去。元武宗死,元仁宗即位,召张养浩为左司都事,累迁礼部尚书。元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曾谏止内廷灯山之戏。后以父亲年老,辞官归养。屡征不起。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四月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登车就道。到官4个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公署,昼则出赈饥民,终日劳碌无少怠,遂一病不起,终年60岁。 张养浩勤于著述,有《三事忠告》4卷,一题《为政忠告》,内含《牧民忠告》2卷,《风宪忠告》、《庙堂忠告》各1卷。诗文集有《归田类稿》22卷,收入《四库全书》(另有《张文忠公文集》28卷,主要版本有清影抄元刻本)。《元诗选》初集辑入张养浩诗近百首,题为《云庄类稿》。张养浩是元曲家,天一阁抄本《录鬼簿》列其名于“前辈名家”节,《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玉树临风”。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今存。所收作品多为归隐后所作。《全元散曲》又据他书补辑出小令8首,套曲1套。《全金元词》收入张养浩词1阕。张养浩是元代名臣,不以词翰工拙为重轻。他的诗文沉稳练达,对国计民生颇为关切。他的散曲明快流畅,〔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出他对历代兴亡的思考,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为结句,既深刻又有力度。写于陕西救灾时的套曲〔南吕·一枝花〕《咏喜雨》也是较有影响的作品。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9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