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戍寒笳记 |
释义 | 古戍寒笳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4回。叶小凤(叶楚伧)著。初载《七襄》(上海)1914年11月27日至1915年1月17日第1期至8期,不完。小说丛报社(上海)1917年12月出版铅印单行足本。卷首有1917年10月王大觉《序》、同年9月范烟桥《序》、同年10月凌景坚《序》、同年12月吴绮缘《序》。卷末附1917年10月姚民哀《跋》。1988年5月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翻印,列为“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之一。 本书写清兵入关之后,部分明朝遗臣遗民不忘旧君,从事反清复明活动的故事。作品以相互交错的3条线索,分别叙述了西北、东北和江南3支反清复明义军的兴起、成长和发展过程。西北义军的首领名叫古凝神,本是明末大儒,名声赫赫,生徒甚众。明亡后拒绝出仕新朝,潜身隐居西北,以授徒为名,一面物色和培养人才,一面组织义军,待机而动。同时由于人望所归,实际上他又担任了全国义军总指挥的重任。东北义军的首领名叫萧函碧夫人,她曾护送桂王间关南走。桂王殉国后,她受古凝神的指派,前往东北红石山地区组织义军。其部下有侠女仇云、前明兵部尚书之子杨春华以及山野义士祁北门、沈五儿夫妇和沈吹儿、鸠儿夫妇等。江南义军的首领名叫袁灵芝,本是个前明进士,明亡后也隐居不仕。他的手下有内弟梁公炎、好友胡石声以及义士戚迪先、瞿三星等,并暗中训练水兵一队。正当3支义军准备就绪之际,一支蒙古军从西北地区向南侵犯,清廷便派吉尔杭为巡视三边使,率兵抵御。吉尔杭行至沧州,要强娶沈五儿为妻。五儿即将计就计,用毒酒将吉尔杭毒死,夺其兵权。古凝神见时机成熟,便发出檄文,于是3支义军几乎同时并起。西北义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杀死了陕西总督陈秀。东北义军一路南下,进围锦州城。江南义军则借民团之名,占领了松江一带。沈五儿和杨春华更带领倒戈的官军,向京师进发。一时各地告急文书,像雪片般飞向京城,使清廷大为震惊。故事至此打住,不了了之。据吴绮缘《序》称:“是书所记,皆有所本,兼可补史乘所阙如,殊非一般空中楼阁可比。”它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讴歌国亡不忘故君的孤臣遗士,抨击新朝达官显贵的飞扬跋扈和前明遗民卖身投靠的可耻行为,显然是反清余波的一种反映。作者的文学素养较高,在艺术上比较突出。作品头绪纷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性格鲜明,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它既沿用了传统的章回体,又充分采用了西洋小说的倒叙、插叙、补叙、追叙、特写等多种手法,使作品变化多端,结构井然,在同类作品中堪称佼佼者。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16-131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