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清明前后
释义
清明前后

现代5幕话剧剧本。茅盾著。写于1945年中秋。同年10月重庆开明书局初版。列入“文学新刊”。先后印行7版。另有东北大连书店版(1945)、东北书店版(1946)、河南韬奋书店版(1947)、东北军政大学版(1946)及中国戏剧出版社版(1982)等。1945年9月,中国艺术剧社在重庆首演。剧本取材于当时轰动重庆的“黄金案”。描写民族资本家林永清怀着爱国热忱,在上海创办更新机器厂。抗战爆发后,工厂内迁,历尽艰辛。然而在当局的“统制管制”、“官价限价”的禁锢下,走投无路,曾一度动摇,掉进“黄金案”的漩涡。最后,工厂被迫停工。从痛苦的体验中,认识到“政治不民主,工业就没有出路”。剧本还揭露“乘抗战风云而腾达”的官僚资本家金澹庵、“亦官亦民”的严干臣、狡猾阴险的方英才、“矮方巾兼流氓”的投机分子余为民等一群败类。并写出了在他们罪恶阴谋下的牺牲品,秉性忠厚的小职员李维勤,成为“黄金案”的替罪羊,被无辜下狱,他的妻子唐文君被逼疯。作品描绘出一幅充满矛盾、无耻和罪恶的旧社会缩影。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文章,认为:“这个戏有着尖锐而又丰富的现实意义。”“是一个旧中国的罪人们的罪行录。”对“民族资本家,不单是空洞地仅仅寄予同情,而是既沉痛地控诉了他们所遭遇的客观环境,替他们作了有力的呼吁,更深刻地刻划了他们本身的软弱动摇,替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出路。”(何其芳:《〈清明前后〉的现实意义》)在重庆的工业家胡西园、胡光尘、章乃器、蔡叔孚、吴羹梅等极为振奋,集会招待作者及全体演职员。认为:“工业界不敢讲、没机会讲的都讲了”,“很多人感动得哭了”,“希望再写一个《中秋前后》”。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95-54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