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施补华
释义
施补华1835—1890

近代诗文作家。字均甫。浙江乌程人。年15父卒,岁又凶,其母“辨色起,即坐络丝,至夜半,率得百钱”(施补华《竹屋图记》),以𫘯口。“补华坐其旁诵书”(同上)不辍。同治五年(1866)母卒。九年(1870)举于乡。但两应礼部试皆不售。十二年(1873)赴陇西,入左宗棠幕府。5年后,荐擢至府同知。后随张曜驻军阿克苏,甚得张氏信赖。“观山川雄厚,关塞险阻,与其人民性情习尚之殊。广野穹林,坚冰积雪,孤栖独游,感慨凄怆”(施补华《复张谦卿书》),作诗千数百首。光绪十一年(1885)随张曜入都,总理营务,“积功迭保至候补道,加二品衔”(王月浚《<泽雅堂文集>序》)。越一年,“入觐,为部臣持其短处,勤果(张曜)具疏力辩”,乃“奉特旨以原官原衔发往山东补用”(同上)。施氏为文,初学欧阳修,已而苦其才弱,遂专力于韩愈。他认为:“桐城至方灵皋以下,皆知推重退之。然桐城一派,实导源于欧、曾,托之退之,以取重耳。其笔其气其词,固不类也。”(《复陈子余论韩文书》)著有《泽雅堂文集》8卷、《泽雅堂诗集》6卷、《泽雅堂诗二集》18卷。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8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