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施蛰存 |
释义 | 施蛰存1905— 现当代作家、学者。原名施青萍,笔名安华、薛蕙、李万鹤等。原籍浙江杭州,后迁居松江。1922年入杭州之江大学。1923年转上海大学,开始文学活动和创作。1925年转大同大学,后转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任松江联合中学语文教师。1928年在上海第一书店主持编辑工作,办小型文艺半月刊《无轨列车》,出至8期,该刊及书店被查封。1929年任上海水沫书店编辑,仍兼松江中学教员。1923年在上海现代书店主编文学月刊《现代》,辞去中学教师职务,为专业文艺工作者。后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7年起,先后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江苏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1937年以前,其文学活动除编辑工作之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战期间从事散文创作。1950年至1958年翻译了200万字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与碑版文物研究。已刊行的小说集有《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的行品》、《小珍集》等。他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他的一部分小说具有新感觉派的特色,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的畸形与病态的都市生活,刻意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并将人的主观感觉印象渗透溶合到客体的描写之中,表现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所谓“新现实”。在小说的形式、手法和技巧上也有所革新,重视对潜意识的开掘,对我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译作有《多情的寡妇》、《十日谈选》、《恋爱三昧》、《波兰短篇小说集》、《捷克短篇小说集》、《匈牙利短篇小说集》等。考古著作有《水经注碑录》、《汉碑年表》、《碑跋》等。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8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