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揭傒斯 |
释义 | 揭傒斯1274—1344 元代诗文家。字曼硕。龙兴富州(江西丰城)揭源人。与虞集、范梈、杨载齐名,被称为元诗四大家。出身于书香门第,少有盛名。元成宗大德初年出游两湖。名臣程钜夫时为湖北宪使,一见奇其才,并把表妹许配给他。皇庆初年,程钜夫入朝,揭傒斯随行,并受到朝中士大夫的器重。延祐元年(1314)荐为翰林编修。以后10余年间除两次去职还家,一直在翰林院、国子监任职。天历二年(1329)元文宗开奎章阁,置授经郎,揭傒斯首获其选。至顺元年(1330),预修《经世大典》。此后数任集贤、翰林学士,并且被委派为《辽史》、《金史》的总裁官之一。《辽史》成稿,《金史》垂成,揭傒斯以71岁的高龄故去。揭傒斯是元代文坛颇有影响的人物,久在翰林、集贤两院任职,朝廷典册多经其手。元文宗很赏识他的文才,每逢中书省奏用儒臣,必问:“其才何如揭曼硕?”去世后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有《揭文安公集》50卷,明朝即佚去13卷。现存揭傒斯集主要有14卷本,系其门人燮理不花编(即《四库全书》本);18卷本(即《豫章丛书》本)。《元诗选》初集选入揭傒斯诗153首,题为《秋宜集》。今有李梦生整理的《揭傒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9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