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争神话 |
释义 | 战争神话 古代神话题材之一。是社会生活神话的一种,产生于原始公社后期,反映了原始部落间频繁剧烈的战争情况。战争神话的出现,表明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原始公有制逐渐解体,一些发展较快,势力较大的部落为土地与人口的需要,使用武力侵略其他部落,从而爆发了战争。到奴隶社会,战争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为战争神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著名的战争神话有:黄帝战炎帝、黄帝战蚩尤、颛顼战共工、尧舜战三苗,以及夏殷之战、殷周之战等。这些神话都表现了正义力量对非正义力量的胜利,如黄帝与炎帝之战,神话中突出了炎帝的“无道”、“侵陵诸侯”,是压迫者,掠夺者的化身;而黄帝则是神武聪慧的大神,“生而神明”、“制四方”“化生阴阳”、有着“美”、“正”、“辉煌”的称号(黄,即皇)。在涿鹿之野、版泉之野大战中,黄帝之族全体总动员,团结一致地抗击炎帝,经过“血流飘杵”的苦战,正义力量获胜,于是“天下乃治”。黄帝与蚩尤、颛顼与共工、尧舜与三苗之战,则表现了华夏民族为保卫土地与财产,与外来侵略势力苦战的英雄气概。蚩尤有81弟兄,铜头铁额,曾使黄帝的军队损失惨重,但由于黄帝全族的团结智慧,终于杀死了作乱者,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出现国家以后,战争神话的内容与特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它们既保留了原始神话的面貌,也有了鲜明的现实阶级性,如商汤伐夏桀、周武伐纣,则表现了新兴的政治势力取代暴君、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背景。 李稚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3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