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客观主义”创作倾向的讨论
释义
“客观主义”创作倾向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42年12月,胡风在《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一文中认为,当时小说创作中的一种错误倾向是客观主义和由客观主义化装而成的主观主义。1945年起,石怀池、冰菱(路翎)、吕荧等人先后撰文,批评沙汀的创作倾向是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石怀池指摘他创作方法上有“或多或少的自然主义的色彩”,在作品中流露出“阴暗和悲观的气息”(《评沙汀底〈淘金记〉》)。冰菱认为《淘金记》是“典型的客观主义的作品”,虽然其中“写出了某一限度的农村生活的现象”,但表现出“对于生活(特定的时代的热情的内容)的麻痹,和对于生活的被动的,无可奈何的客观的态度”(《<淘金记>》)。1946年11月,傅履冰(何其芳)和吕荧在重庆《萌芽》杂志发表《关于“客观主义”的讨论》一文。傅履冰反对将沙汀看做“代表客观主义倾向的作家”,认为他的作品之不足,与其说“自然主义、客观主义”,还不如说“存在着很多旧现实主义的弱点(当然,也不能说全部就是旧现实主义)”。1947年7月至11月,上海《大公报·星期文艺》先后发表了洁泯(许觉民)的《“客观主义”私观》、《正确的扬弃》和吕荧的《突破“自然主义”》、《再谈突破“自然主义”》等文,继续进行讨论。洁泯认为自然主义是“旧现实主义的一个分野”,“师承着历来的一切旧现实主义的传统”,沙汀作品尽管有缺点,但其中“存在着一个战斗的中心潜伏,令人欲憎之爱之的感情,而断乎不是自然主义”。吕荧则坚持认为客观主义“师承自然主义”,是“庸俗的现实主义——教条主义,自然主义(乃至市侩主义)的混血者”。他不否认沙汀等“客观主义作家”的进步立场,但认为他们笔下的作品却“是教条、图式、技巧的混合物,是冰冷的、僵直的、杂凑成功的,没有血肉的生命,没有感动人的力量。”

闻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50-455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47:03